智能電能表作為智能電網信息系統結構體系中,最基本的采集設備。一般由測量單元、數據處理單元、通信單元、供電單元等組成。時鐘模塊由電網提供能量驅動,電網維修或停電時,電能表內置時鐘供電需要保障時鐘模塊正常運行。
超級電容作為區別于電池的可循環能源儲存器件,被廣泛應用于電子表電能表,作為后備能源,保障時鐘模塊的精度。超級電容器不僅可以滿足智能電能表-40℃~+85℃的嚴苛工作溫度要求。其超長的工作壽命也為智能電能表長期可靠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,更為重要的是,超級電容器自身為可觀的比能量和相對簡潔的充放電管理電路設計,極大地簡化了rtc后備電源的設計,在原有鋰電池的基礎上超級電容器是十分理想的后備電源補充。當場超級電容器也廣泛應用于其他類型MCU的RTC保持。目前國網智能單相表已明確提出使用超級電容作為RTC保持后備電源。保持RTC準確運行48小時以上,以實現內置電池可替換的目的。
可更換電池型智能單相表RTC用超級電容器應滿足以下要求:
1、 無漏液隱患,避免“漏液”腐蝕PCB構成整表故障;
2、強環境適應性,防水防潮、防腐蝕,在-40℃~+85℃內可靠工作;
3、超長使用壽命,可達到16年工作壽命;
4、免維護,無需額外人工維護,一次安裝,全壽命周期使用;
5、環保型儲能器件,大規模生產和使用不會造成環境污染。
隨著智能電表 IR46 標準的推出,以及通信技術的發展,智能電表的應用領域將會更加廣泛,除了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公司大量采購以外,商業地產、市政建筑、學校、醫院、各種工業、精密制造、交通基礎設施等各行業,都有一定的應用。而且當前的分布式電源、充電樁等熱點領域,都需要相關的智能電表技術支持。因此,未來國內智能電表企業可以在智能工業用電、智能建筑用電、智能商業用電、智能居民用電等各種細分市場上向更專業、更經濟的智能用電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。